以下是依据 JJG 693-2011《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》 的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流程及技术要求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、检测前准备
1. 环境条件
- 温度:(15~35)℃,波动≤±2℃;
- 湿度:≤85%RH;
- 通风良好,无强电磁干扰,无可燃气体干扰。
2. 标准气体与设备
- 标准气体:甲烷、丙烷等目标气体的标准气体(浓度接近报警设定值,如50%LEL);
- 标准气体扩展不确定度≤2%(k=2)。
- 配套设备:气体流量控制器、气体稀释装置(动态配气)、秒表、绝缘电阻测试仪。
3. 报警器预处理
- 开机预热至稳定(通常15~30分钟),清洁传感器表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检测项目与流程
1.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
- 外壳无破损,标识清晰(型号、量程、报警值等);
- 声光报警功能正常,显示屏无缺划。
2. 示值误差检测
- 检测点:选择量程的20%、50%、80%三点(如量程0~100%LEL,选20%LEL、50%LEL、80%LEL);
- 操作步骤:
1. 通入标准气体,控制流量至说明书要求(通常200~500mL/min);
2. 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显示值;
3. 计算示值误差:
示值误差= 显示值 - 标准值×100%
量程
- 允许误差:
- 一级报警器:≤±3%FS;
- 二级报警器:≤±5%FS。
3. 重复性检测
- 对同一浓度点(通常50%LEL)重复测量6次;
- 计算相对标准偏差(RSD),应≤2%。
4. 响应时间检测
- 通入浓度接近满量程的标准气体,用秒表记录从通入气体到显示值达到稳定值90%的时间;
- 要求:扩散式≤30秒,泵吸式≤20秒。
5. 报警功能及设定值检查
- 通入略高于报警设定值的气体(如设定值25%LEL,通入30%LEL);
- 确认声光报警启动,报警响应时间≤5秒;
- 报警设定值误差≤±3%LEL。
6. 绝缘电阻测试
- 电源端子与外壳间施加500V DC,绝缘电阻≥20M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、检测结果处理
1. 合格判定:所有项目均符合规程要求;
2. 调整与复检:
- 示值超差可尝试校准传感器(通过调节零点或灵敏度);
- 传感器老化或损坏需更换。
3. 证书与标识:
- 合格设备贴绿色合格标签,注明下次检测日期(周期一般1年);
- 不合格设备贴停用标签,并注明不合格项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四、注意事项
1. 安全防护:
- 检测场所禁止明火,使用防爆设备;
- 标准气体存储需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要求。
2. 传感器恢复:
- 检测后通入洁净空气,使传感器回零(避免长期暴露在高浓度气体中)。
3. 干扰气体影响:
- 避免交叉干扰(如乙醇对甲烷传感器的干扰)。
4. 校准周期:
- 常规使用:1年;
- 恶劣环境或频繁报警:缩短至6个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五、常见故障处理
- 无报警信号:检查电路连接、报警阈值设置、传感器是否中毒;
- 零点漂移:清洁传感器或重新校准零点;
- 数值跳变:检查气路漏气、电源干扰或传感器老化;
- 按时清洁:定期清理报警器探头表面灰尘及油污,防止进入报警器内部造成损坏。